本报讯 (记者 张淑贤)外资银行在沪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充分展示了上海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正向效应。记者昨日从上海银监局获悉,目前共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沪设立了机构,全球六大洲均有银行在上海设立营业性机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含总行、分行和支行)已达230家。
资产余额占比创近两年新高
上海银监局介绍,2017年,在沪外资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合规发展严控风险。截至2017年12月末,上海辖内外资银行资产余额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占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余额的比重为10.6%,为近两年来最高。同时,外资行还严守风险底线,截至2017年末,辖内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34%,低于上海银行业0.57%的整体不良率,全年未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为促进在沪中外资银行深入合作,上海银监局积极搭建平台。2017年,上海银监局指导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组织召开了一系列中外资银行合作交流座谈会,为辖内中外资银行合作牵线搭桥。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上海辖内外资法人银行与中资银行共计新开展合作项目13项,金额达895亿元,涉及银团贷款、债券承销与发行、资金托管等多个领域。
积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2017年,上海银监局还引导在沪外资行发挥自身优势,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比如,上海银监局支持辖内外资行通过境内外联动为中资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目前,上海辖内外资法人银行联合母行、联行为中资企业客户提供的全球授信余额达6717亿元。
在沪外资行还响应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3季度末,上海辖内外资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存量客户数为440户,较年初增加134户,增长43.8%;贷款余额140.4亿元,较年初增加49.1亿元,增长53.9%,
上海银监局表示,2018年,将继续支持辖内外资银行深入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和改革创新,促进辖内外资银行充分体现全球化综合服务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中资企业“走出去”等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有力支持上海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